蘇州市藝術學校職業教育周系列活動第一篇章——深耕課堂,碩果累累
來源:蘇州市藝術學校 發布時間:2022-05-11 16:05:24 瀏覽量:212返回列表
根據《省教育廳等十部門關于做好2022年職業教育活動周相關工作的通知》及省市相關工作要求,為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宣傳展示我校藝術職業教育成果,進一步營造良好的職業教育氛圍,5月9日至13日,蘇州市藝術學校以“德藝傳承,文藝自信”為主題,線上線下聯動,圍繞“深耕課堂,碩果累累”、“堅守初心,立德樹人”、“瑰寶傳承,守正創新”三個篇章,多平臺開展了職教周系列活動。
職業教育活動周第一篇章——“深耕課堂,碩果累累”,展示了我校職業教育教科研成果,體現了職教的高質量發展。
創新創優爭先鋒
1.獻“藝”建黨百年——“花開滿圓春”·憶百年黨史
2021年6月10日晚,蘇州市藝術學校在蘇州民族管弦樂團音樂廳隆重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暨蘇州市藝術學校教學成果展演”。演出以中國共產黨黨史為主線,分為“流金歲月”和“筑夢時代”兩個篇章,以學校藝術教育教學成果展演向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華誕獻禮!
2.獲省藝術基金
創編是藝術教育重要環節之一,是對學校教育教學能力的一個大考。經過去年一年的努力,學校原創舞蹈劇目《姹紫嫣紅》獲2021年度江蘇省藝術基金。這是學校六十二年辦學首次獲得省藝術基金。
3.獨舞作品入選舞臺精品創作工程
為高質量推進江蘇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創作,用藝術的形式展現中國共產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和建立的不朽功勛,省文化和旅游廳實施“江蘇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經過專家遴選,我校獨舞作品《我就是陣地》入選該工程小型重點創作作品,并參加省優秀?。ü潱┠空寡?。
4.獲評省、市中小學生職業體驗中心
2021年12月1日,江蘇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公布第二批省級中小學生職業體驗中心認定名單的通知》,蘇州市藝術學校被認定為“蘇州泥塑——虎丘泥人職業體驗中心”。繼省級、市級昆曲形體職業體驗中心獲批后,這是我校取得的第二個省、市級職業體驗中心。未來,我校將按照體驗中心建設標準的要求,進一步優化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機制,注重與中小學勞動與技術、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有機結合,健全符合中小學生不同年齡段特點和認知能力的體驗課程體系,切實提高我?!疤K州泥塑——虎丘泥人職業體驗中心”工作水平。
5.入選市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建設項目
現代學徒制是一項旨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創新技術技能的人才培養模式。2021年12月1日,蘇州市教育局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處發布《關于蘇州市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項目建設遴選結果的公示》,蘇州市藝術學校入選蘇州市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項目建設名單,將與江蘇省蘇州昆劇院、蘇州市蘇劇傳習保護中心在昆曲表演專業進行深度合作,建設“昆曲、蘇劇人才培養及劇目傳承”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項目。
以賽促教,賽教融合
1.積極參加省市技能大賽
在2021年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藝術表演賽項(中職組)的比賽中,我校2016級兩位中國舞表演專業學生——陸奎文、顧伊瑋,憑借扎實的基本功和高水平的發揮,最終榮獲金獎、銀獎。在器樂組的比賽中,我校音樂班學生戈天陽、華嘉怡、張雨欣獲得中職組銀獎,許緣裔獲得銅獎,器樂教師董超展現出了扎實的專業技能水平,憑借竹笛獨奏《深秋敘》榮獲器樂教師組銅獎。
在戲曲表演(中職組)的比賽中,我校學生李炳辰、錢思好、程佳鈺榮獲團隊項目銅獎,趙晴怡老師、王悅麗老師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2021年11月3日至4日,蘇州市教育局舉辦了蘇州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的比賽。在此次的舞蹈和器樂專業比賽中,我校師生以二金一銀二銅的好成績進入2022年省賽。
2.省“文明風采”榮獲佳績
在由省教育廳、省文明辦、團省委等多部門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拔拿黠L采”活動中,我校報送的昆曲《孽海記·下山》、舞蹈《紅船》兩個才藝展示作品獲得第十二屆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拔拿黠L采”蘇州市最佳作品獎。
舞蹈《紅船》
作者:2016級中國舞表演專業全體學生
指導教師:許樹民、高陽
昆曲《孽海記·下山》
作者:錢思好、鄭哲仁、張盛之、童一諾、章娜迪拉、汪軒銳、邵佳一、朱司晨
指導教師:施遠梅、常小飛、洪盛
3.參加市優秀舞蹈作品展演
12月3日,蘇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了“2021蘇州市優秀舞蹈作品展演”,在作品打磨基礎上進行遴選后,共24個作品進入展演。蘇州市藝術學校舞蹈作品《我就是陣地》《姹紫嫣紅》獲得展演資格并均被評為“優秀創作獎”,其中《我就是陣地》同時被評為“優秀表演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我校師生克服各種困難,用舞蹈跳動夢想,用藝術的熱忱贊美新時代。
以演促教,演教一體
1.獻演第八屆中國昆劇藝術節
我校2016級昆曲表演專業中職班師生亮相第八屆中國昆劇藝術節,為觀眾獻演的折子戲有:《牡丹亭·游園驚夢》《雁翎甲·盜甲》《西廂記·佳期》《爛柯山·癡夢》《鐘馗嫁妹》等。此次獻演昆劇藝術節,既向觀眾展示了學生們六年的學習成果,也是對我校昆曲傳承教學的一次檢驗。
2.創演校園版《牡丹亭》
2021年10月24日,由我校創演的校園版《牡丹亭》巡演正式開啟,首站于上海大寧劇院的演出圓滿落幕。校園版《牡丹亭》特邀蔡正仁、王芳老師擔任藝術指導,由我校2016級昆曲表演專業(中職)班學生主演,呈現《牡丹亭》中《鬧學》《游園驚夢》《尋夢》《離魂》經典四折。此外,我校還特邀第27屆中國戲曲獎“梅花表演獎”的國家一級演員周雪峰老師演繹一折《拾畫·叫畫》。演員們在舞臺上的精彩演繹,博得了觀眾滿堂彩,他們舉手投足間,《牡丹亭》里刻畫的角色躍然臺上。2022年1月4日,校園版《牡丹亭》于江蘇省蘇州昆劇院完成蘇州站巡演。
3.獻演各類節慶演出舞臺
·亮相第三屆運博會
2021年9月22日晚,第三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暨第三屆中國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游節在蘇州開幕。在運博會“雅韻江南”板塊上,我校學生表演的昆曲經典劇目《游園·皂羅袍》在開城大秀上精彩亮相。此外,我校學生還為船歌《四季風光》帶來了一場舞蹈秀,學生們輕盈曼妙的舞姿融入了“千年運河·水韻江蘇”之美,多姿多彩的優雅動作展示了江南文化的人文風采。
·參加第八屆中國昆劇藝術節閉幕式演出
在第八屆中國昆劇藝術節上,我校師生不僅獻演了折子戲線上專場,還參加了閉幕式上“守正創新·不負韶華”——全國老中青昆劇藝術家演唱會的演出。在閉幕式演唱會“逐夢未來”篇章,我校學生和江蘇省蘇州昆劇院最年輕的“振”字輩演員共同演繹昆歌《百年頌》。
·參與昆曲入選非遺二十周年演出
2021年是昆曲入選首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周年,5月16日,蘇州市藝術學校作為支持單位,參演了由江蘇省蘇州昆劇院聯合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主辦的“百年傳承·源遠流長——昆曲入選首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周年慶典演出”,我校2016級昆曲表演專業(中職)班師生為此次舞臺獻演《天下樂·鐘馗嫁妹》。
教科研成果豐碩
1.牽頭負責完成相關專業簡介修(制)訂工作
2021年10月8日,全國文化藝術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發布通知,蘇州市藝術學校牽頭負責完成中職戲曲表演專業簡介和中職曲藝表演專業簡介的修(制)訂工作。我校將組織落實好專業簡介的修(制)訂工作,嚴格遵照研制工作要求,深入開展調研分析,按時完成修訂、起草和內部審定工作,形成高質量送審稿。
2.昆曲教學入選“學黨史 迎百年”課程思政展示課程
2021年5月,我校參加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指導,全國文化藝術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全國旅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聯合承辦的“文化藝術職業院校和旅游職業院校課程思政展示活動”,經過申報和專家評審,昆曲教學《艷云亭·癡訴》和趙晴怡老師的《昆曲身形訓練·現代戲程式化動作》從近百個文化藝術類課程中脫穎而出,入選2021年全國課程思政活動展示課程。其中,昆曲教學《艷云亭·癡訴》入選16個優秀思政展示課程。
3.參加抗“疫”主題德育活動成績優異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配合江蘇省馳援湖北黃石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役,江蘇省和湖北黃石兩地藝術職業學校聯合開展“戰‘疫’,我們在一起”主題德育活動,我校教師積極參與。去年四月份,江蘇省文化藝術科學技術協會藝術教育專業委員會發布了《關于公布“戰‘疫’,我們在一起”主題德育活動獲獎作品名單的通知》,我校教師在此次活動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
4.昆曲劇目課入選市中職精品課程
為進一步加強蘇州市職業學校專業內涵建設,深化三教改革,推進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蘇州市教育局組織開展了2021年蘇州市中等職業學校精品課程資源建設的評選工作,我校王悅麗老師的《昆曲劇目課》被認定為“2021年蘇州市職業學校精品課程資源”。未來,我校將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課程資源建設,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做出更大貢獻。
5.“課程思政”優秀教學設計評比成績喜人
我校教師積極參與由蘇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開展的“蘇州市職業學校課程思政優秀案例評比”活動,并取得優異成績。
6.線上思政教育入選典型案例
防疫抗疫期間,為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弘揚中國精神,鼓舞必勝的信心,我校充分利用云端課堂,創設情境,將抗疫思政教育全面融入學科教學。同時積極開展學生線下主題實踐活動,知行合一,立德樹人,培根鑄魂。思政教育的經驗總結《師生攜手并進,追逐理想希望》成功入選全國文化藝術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征集的線上思政教育典型案例,并在全國中高等藝術職業院校間交流。
7.蘇州市區職業學校語數英優質課評比獲獎
2021年蘇州市區職業學校語數英優質課評比中,我校兩名教師榮獲一、二等獎。此次市區職業學校語數英優質課評比,我校公共基礎教學部教師積極參與,從學生學習實際情況出發,圍繞課程標準,根據學科教學內容,優化教學設計,完善課堂教學環節,取得了顯著成績。
8.課題與論文
教學研究是教學的“源頭活水”,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是教育發展的第一生產力。著名科學家錢偉長曾指出,“教學沒有科研做底蘊,就是一種沒有觀點的教育”。今年,我校教師教學科研工作持續開展。
聯系我們
電話:0512-68247915
傳真:68248629
郵箱:szysxx2011@126.com
地址:蘇州市新區濱河路1859號